常见的
ABS 、PP 材料线膨胀系数高(
ABS 约 8.1×10⁻⁵/℃
),高温下易热胀冷缩。 POM 材料收缩率达 2%-3%
,普通工程塑料如 PA66 吸水率约 1.5%
,水分影响熔体流动性,加剧变形风险。
工艺参数 |
问题表现 |
影响结果 |
熔体温度 |
过高(
>250℃ )或过低(<200℃)
|
过度软化
/ 充模不足,内应力增加
|
保压压力 |
低于注射压力
60% |
收缩补偿不足,表面缩水 |
冷却时间 |
不均(温差
> 8℃)
|
局部应力集中,几何变形 |
叶片壁厚差若超过
0.5mm,冷却速率差异会导致收缩不一致。轮毂与叶片连接过渡半径小于 1mm 时,叶轮高速旋转(
>3000rpm)易因离心力产生形变,实测变形量可达 0.3mm
。
叶轮在 60℃ 以上环境长期工作,材料拉伸强度每年下降 5%-8%。温差超 30℃ 的频繁冷热循环,会使材料疲劳,变形概率提升 3 倍。
1. 高性能材料选型
材料类型 |
代表型号 |
关键性能指标 |
适用场景 |
耐高温塑料 |
PEEK CF30 |
耐温
- 100℃~260℃ ,收缩率 0.4%-0.7%(含玻纤取向)
|
商用高温场景 |
增强工程塑料 |
30%GF-PP |
刚性提升
50%,收缩率降至 0.8%,模具浇口需从
1.2mm 增至 1.8-2.0mm
|
家用场景 |
低吸湿材料 |
PPS GF40 |
吸水率
≤0.02% ,流动方向收缩率 0.2-0.4%,垂直方向
0.6-0.8%
|
潮湿环境或频繁清洗场景 |
2. 改性工艺优化
添加
15%-30% 玻璃纤维(GF),可使材料弹性模量提升
60%-80% 。加入 2%
纳米二氧化硅( SiO₂ ),能改善材料导热均匀性。
温度闭环控制
PEEK 材料熔体温度控制在 390±5℃,模具采用
H13 电渣重熔钢材(硬度 52-54HRC
) ,模温机使用导热油,模具温度保持在 180-200℃。冷却系统主流道直径
10mm ,分支 8mm 螺旋水道,确保雷诺数
> 4000 。
压力
- 时间曲线优化保压分两段:一段保压为注射压力的 75%,持续
10s ;二段保压为 50%
,持续 15s 。减压速率控制在 5MPa/s
以内。
1. 叶片几何优化
叶片厚度统一为
2.5±0.1mm,增加 1.5° 脱模斜度,采用
NACA 翼型截面,并在叶片背面增加 3
条宽度 1mm 的弧形导流槽。
2. 轮毂强化结构
轮毂内部设置
4 条高度 2mm 的加强筋(夹角
90°),根部设计 0.5mm
圆角,筋条厚度不超过轮毂壁厚的 60%。叶片与轮毂连接部采用
R3mm 圆角过渡。
内置 PT100 温度传感器,当物料温度 > 70℃时,自动降低搅拌转速。设置 5 分钟间隔冷却机制。喷涂 5-10μm 厚度的聚四氟乙烯( PTFE )涂层,降低表面摩擦系数 30% 。
材料验证:完成
3 种候选材料的热变形测试(GB/T 1633)和收缩率测定(
GB/T 11336) 。
模具迭代:通过
Moldflow 模拟,模具精度控制在 ±0.03mm(关键尺寸) 。
工艺调试:采用正交试验法(
L9 (3⁴))优化参数。
量产验证:
500 件样品进行寿命测试,模拟每天工作 2 小时,持续
180 天。
检测项目 |
优化后标准 |
检测方法 |
径向变形量 |
≤0.1mm |
三坐标
+ 影像测量仪组合
|
缩水率 |
0.6%-0.7% |
投影测量仪
+ 三次称重法(水煮去应力)
|
高温寿命 |
≥500
小时
|
70℃恒温
+ 1500-3500rpm 变频负载循环
|
冷热循环次数 |
≥150
次
|
-20℃~60℃循环测试(
GB/T 2423.3)
|
材料选择:家用选
30% GF-PP,新料与回料比例≤3:1 。
模具设计:叶片脱模斜度
= 0.8°+0.01× 叶片高度(mm),冷却水道与型腔距离
= 2× 制品厚度(mm
)且 ≥15mm。
生产调试:遵循
“先调模温后调压,保压时间看壁厚;缩水先查排气槽,变形必检冷却道;首件连打十模稳,再谈量产合格品”
原则。
【本文标签】 电动牛奶搅拌器注塑
【责任编辑】